月經過少的常見原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?
月經過少是指月經周期正常,但每次月經的天數短于2~3天,月經量少于20毫升,僅需少量甚至不用月經墊,經血呈暗紫色或粉色。月經過少也是月經失調的一種表現。
月經過少的原因與閉經相似,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,其原因大致如下。
(1)下丘腦、垂體功能低下 多由于精神因素、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所致,也可因全身性疾病或長期服用避孕藥等引起。由于上述因素抑制了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導致月經過少。同時也可見于先天子宮發育不良,由于子宮很小,只有很少量的子宮內膜脫落,月經量也就少。
(2)某些婦科疾病 有些婦科疾病是引起月經過少的常見原因,如子宮內膜結核破壞了部分或全部子宮內膜形成疤痕,而治月經過少甚至閉經。
(3)刮宮手術 尤其是多次人工流產刮宮術后,由于機械性損傷過高,導致子宮內膜不能修復再生,或宮腔發生黏連,都可以發生月經過少甚至閉經。
(4)卵巢發育不全 在子宮內膜細胞中,有一類特殊的顆粒,稱為溶酶體,與月經血量和流血時間有關。若雌激素、孕激素水平高,溶酶體復合物相對就少,流血也少,流血時間就短。
上述原因均有可能受孕。也有少數女性自初潮后月經量就少,但月經周期及排卵正常,則不影響受孕。
月經過少在臨床診斷方便并不困難,但要排除因使用避孕藥所致的月經過少。對下丘腦、垂體、卵巢功能低下者,分兩種情況:處于青春期的少女不必治療,隨著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的穩定可自愈;對已婚者,可采用內分泌治療;對結核引起的應以抗結核為主,但形成疤痕者較難治愈;因刮宮手術造成的,經治療大部分可以恢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