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漏文獻
《東恒十書·蘭室秘藏》:……脾胃有虧,下陷于腎,與相火相合,濕熱下迫,經漏不止,其色紫黑……
《薛己醫案·女科撮要·經漏不止》:其為患因脾胃虛損,不能攝血歸源;或因肝經有火,血得熱而下行;或因肝經有風,血得風而妄行;或因怒動肝火;血熱而沸騰,或因脾經郁結,血傷而不歸經;或因悲哀太過,胞絡傷而下崩。
《景岳全書·婦人規》:崩漏不止,經亂之甚者也,蓋亂則或前或后,崩則不時妄行,由漏而淋,由淋而崩,總因血病,而但以其微甚耳。
崩淋之病,有暴崩者,有久崩者。暴崩者,其來驟,其治亦易;久崩者,其患深,其治亦難。且凡血因崩去,勢必漸少,少而不止,病則為淋,此等證侯,未有不由憂思郁怒,先損脾胃,次及沖任而然者,崩淋既久,真陰日虧,多致寒熱咳嗽,脈見弦數或豁大等癥,此乃元氣虧損,陰虛假熱之脈,尤當用參地歸術甘溫之屬,以峻培本源,庶可望生。
若素多憂郁不調之患,而見此過期阻隔,邊油泵絕之兆。若隔之淺者,其崩尚輕;隔之久者,其崩必甚。此因隔而崩者也,當預服四物八珍之類以調之,否則恐其郁久而決,則為患滋大也。
《婦科玉尺》:崩漏,究其源,則為六大端:一由火熱,二由虛寒,三由勞傷,四由氣陷,五由血瘀,六由虛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