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血西醫診斷性刮宮檢查
診斷性刮宮簡稱診刮。主要目的是將刮取的子宮內膜做病理檢查,以明確診斷并指導治療。一般性診斷性刮宮術,主要適用于年輕婦女,目的為采取宮腔內組織進行病理檢查。在絕經后流血或年老患者,疑有子宮內膜腺癌時,因要明確病灶范圍,特別是頸管內組織有否被累及,則必須進行分段診斷性刮宮術。至于內膜活組織檢查與診斷性刮宮術不同之處,僅在前者只取數條內膜做檢查,而后者則要求刮取全部內膜。
同時,診刮可以了解子宮內膜形態,但由于青春期功血患者多為未婚,臨床診斷較易明確,現已極少需要。但極少數患者在應用性激素治療后不能按期止血及絕經過渡期功血,應多考慮診刮以除外器質性病變,并采用分段診刮確定病位。此外,為了解有無排卵、黃體功能及外子宮內膜結核等,可在月經來潮24小時內刮宮;懷疑子宮內膜不規律脫落,應在月經來潮的第五天刮宮,對不規律出血或流血時間長者可在抗感染同時不拘時間刮宮。診刮檢查一方面刮取組織明確診斷,另一方面將內膜全部刮凈達到止血的目的,兼有治療的意義。
1.適應癥
(1)子宮異常出血,須證實或排除子宮內膜癌、頸管癌或其他病變者。
(2)月經失調,如功能性子宮出血或閉經,須了解子宮內膜變化及其對性腺激素的反應等。
(3)不孕癥須了解有無排卵者。
(4)疑有子宮內膜結核者。
2.方法
(1)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,常規消毒外陰及陰道,鋪洞巾。雙合診檢查,了解子宮大小及傾屈情況。用陰道窺器擴張陰道,暴漏宮頸,消毒宮頸及頸管。鉗夾宮頸前唇,用子宮探針順子宮方向測宮頸深度。如宮頸較緊,可用宮頸擴張器擴至所用刮匙能進入的號數即可。
(2)將濕紗布一塊,墊于后穹窿,用刮匙由宮頸內往外口依順序刮一周,取出紗布,將上面積存的刮出組織全部置入盛福爾馬林液的小瓶內固定,做好標記。
(3)再用一塊濕紗布墊于后穹窿,用刮匙從宮底至內口依序刮一周,特別注意刮子宮底及兩側角部,最后取出紗布,將所有刮出的組織另置一瓶進行標記,連同前一瓶一起送檢。
(4)取出宮頸鉗。如鉗夾處有出血,可用帶尾紗布壓迫止血,然后取出陰道窺器。
3.注意事項
(1)對不孕癥患者應選擇月經臨來前或來潮12小時內進行診刮,以判定卵巢功能。
(2)老年患者子宮多以萎縮,操作時尤宜謹慎,避免造成穿孔。
(3)疑有癌變者,如刮出的組織經肉眼觀察已高度疑為癌組織時,只要所取組織夠病理檢查用,既不必全面刮取,以防止出血及癌細胞擴散。如無明顯的癌變組織,則應盡量全面的刮宮,不僅避免遺漏,影響診斷,也可獲得治療效果。
(4)術后應用抗菌藥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