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排卵型功能性子宮出血止血后如何鞏固療效
無排卵型子宮出血是一種病程很長,療效難以鞏固的疾病。有的患者認為,本病的臨床表現以不規則出血為主,只要血止了以后病也就好了。事實上不是這么回事。這是因為無排卵的病因未糾正,下個月經周期還會出現不規則出血,所以血止后仍應按醫囑,測量及記錄基礎體溫,繼續用藥。
及時調整月經周期使之規律化。對未婚少女,一般在每次月經周期第23天起再肌內注射黃體酮3天,使子宮內膜定期規則脫落而出血。中年患者可在用黃體酮是加用丙酸睪酮,每次25~50毫克,使撤退出血量減少。已婚要求避孕的患者可在每次月經周期第5天起服短效避孕藥22天,停藥后月經會來潮。上述方法可重復作用。已婚想生育的患者當然應服促排卵藥,最常用的是氯米芬。在月經周期第5天起,每日1片,連用5天,服藥周期必須測量及記錄基礎體溫,以觀察有無雙相型體溫曲線來判斷療效,一般來說,促排卵藥只對本周起有效,故要反復使用。生育后功能性子宮出血還可能復發,還需要定期用黃體酮,使內膜規則脫落,控制周期。因此,完全治愈無排卵功能型子宮出血不是一件易事,需長期隨診肯定無復發才能定論。因此,患者應有長期治療的思想準備,實際上,可將控制月經周期的方法向患者解釋清楚,讓她們自己懂得如何掌握使用黃體酮的規則,醫師再在適當時間隨診,進行指導或調整治療方案,長期測基礎體溫對了解排卵是否恢復,指導用藥十分必要。雖然增加一些麻煩,但養成習慣后也就自然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