閉經病因病理
發育正常的女子,一般在14歲左右月經便按期來潮,如超過18周歲月經尚未來潮;或已有月經周期之后,又停止3個月以上,除妊娠和哺乳期外,均稱為閉經。
但有個別生理比較特殊的婦女,月經經常是2、3個月,甚至半年、1年來潮一次者,不屬閉經范圍。
必經的原因很多,它是生殖系統和有關的臟器功能失調的表現,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先行癥狀或結果。可概括為血虛和血滯兩大類型。
導致血虛和血滯的病因,多為內傷為主。此外,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,如經期、產褥期的感染,物理性創傷(如不適當的刮宮等),也可導致血虛和血滯的變化。但不論何種原因的病理性閉經(除生理畸形外),首先是構成血虧或血滯的結果。
血虛證中可分為脾虛和心、腎虛損。脾為生化之脾,脾氣既虛,則血的來源不足;心神受擾,腎陰虧損,則可使營血和陰液耗損,功能失調,均能引起閉經。
血滯證中可分為氣滯血瘀和寒濕凝滯。月經的來潮,賴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行,沖、任二脈的沖盛流暢。若氣滯血瘀或寒濕凝滯于子宮、胞絡,阻滯經脈,則經閉不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