臟腑功能失常可引發哪些月經病
女性以血為主,血化生統攝于脾,藏受于肝,總屬于心,宣布于肺,失瀉于腎,源源不斷,灌溉全身,與發生月經病有關的則以腎、肝、脾、(心)的臟腑功能失常者為多。
腎:腎藏精,胞脈系于腎。若先天腎氣不足,或因早婚多產,房勞傷腎,沖任不固,則易導致月經先后無定期等。若腎陰虧損,精血不足,胞脈失養則可出現經行后期,月經過少,閉經等。若陰虛內熱,熱伏沖任,迫血妄行,又可出現月經先期,崩中漏下等。若腎陽不足,氣血失常,上不能溫煦脾陽,下不能溫養胞脈,則可出現經行泄瀉、痛經等。
肝:脾統血,主疏泄,宜條達。若情志內傷,肝氣郁結,血為氣滯,常可引起月經不調,經行乳脹,痛經,閉經等。若郁久化火,熱傷沖任,則出現月經先期,月經過多,崩漏,經行吐血等證。若肝腎陰虛,陰虛肝旺,肝陽上亢,可致經行眩暈、經行失眠等。若寒滯肝脈,氣血運行不暢,又可出現經行艱澀,或夾有血塊、痛經等。
脾:脾統血,主運化,為生化之源。若脾虛中氣不足,則則血失統攝,氣隨血陷,而致月經先期,月經過多,崩漏等。如憂思勞倦,飲食不節,而傷于脾,則脾之化源不足,脾虛血少,沖任失養,多見月經過少,閉經等疾。或因脾陽不振,運化失職,以致濕邪內停,水濕泛溢則為經行浮腫,經行大便湯瀉,經行嘔吐清水等。
心:心主血,藏神。若憂愁思慮傷心,以致心陰暗耗,營血不足,血海不能按時而滿,則見月經不調,閉經等。若心火偏亢,不能下交于腎,腎水不能上濟于心,則水火失于既濟,而見經行失眠、經斷前后諸癥、經行心煩等。
更多關于白汝珍大夫的了解請到專家介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