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茶可防高血脂(一)
茶,在我國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,并積累了豐富的飲茶經驗。人們對飲茶健身早有精辟的論述,如投茶有序,先茶后湯。神農遇毒,得茶而解。壺中日月,養性延年。苦茶久飲,可以益思。夏季宜飲綠,冬季易引紅,春秋兩季易飲花。東飲可御寒,下飲去暑煩。姜茶治痢,糖茶和胃,菊花茶明目。飯后茶消毒,午后茶助精神。熱茶提神解倦,淡茶溫飲則宜等等。中國人中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臟病患者比西方人少,除了遺傳因素,生活方式、飲食結構等原因外,與中國人愛飲綠茶有重要關系。
茶葉最先是被作為藥用而發現的,然后才發現其飲用價值。作為藥,茶被稱為百病之藥;作為飲料,茶被認為是世界三大飲料(咖啡、可口可樂、茶)之中最好的。功血
據有關材料介紹,茶葉中主要含有咖啡堿、茶堿、可可堿、膽堿、黃嘌呤、黃酮類及苷類化合物、茶鞣質、兒茶素、萜烯類、酚類、醛類、醇類、酸類、芳香油化合物、碳水化合物、多種維生素、蛋白質和氨基酸,茶中還含有鈣、磷、氟、碘、錳、鋁、鋅、錫、銅、鍺、鎂等多種礦物質。這些成分都有易于人體健康,它們的共同作用是對人體防病抗病有重要意義。所以民諺說“不可一日無茶”。
近年來,國內許多中醫學者研究證明,茶葉中的茶多酚、茶色素、茶多糖、差皂素、氨基丁酸、茶氨酸、咖啡堿、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,抗凝,促釬容,抗血小板凝集,降血壓,降血脂,防治動脈粥樣硬化,保護心肌等作用,從而可以調節血液中的多種指標,改善心腦血管系統,這將有助于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。
烏龍茶和綠茶都有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。中醫學認為茶葉苦、甘,性涼,入心、肝、脾、肺經。苦能瀉下,燥濕,降逆;甘能補益緩和;涼能清熱、瀉火、解毒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認為:“茶體輕浮,采摘之時,矛蘗初萌,正得春升之氣。味雖苦而氣則薄,乃陰中之陽,可升可降。”這些特征說明了茶能攻能補,又能入五臟,發揮較全面的功效。
常飲茶水可降血脂。高血脂嚴格定義為血脂紊亂或異常,是指人體內血清脂質超出了正常范圍,即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、血清高密度蛋白膽固醇水平異常降低,附著在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,并給心臟帶來負擔,從而降低心臟機能。茶有降脂作用,中國古代文獻就有“解油濃”、“去膩”、“去人脂”等記載。現代臨床上,以茶降脂更是屢見不鮮。功血
來源:http://www.bjflzdn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