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經患者白氏中醫(yī)教您生活中自我調養(yǎng)-功血治療
調養(yǎng)是指痛經病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,為了配合治療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調理和養(yǎng)護方法,以促進疾病康復。
① 悅心暢志,安定情志:痛經病人大多具有精神緊張,恐懼的心理變化,每至月經來臨而加劇精神負擔,作為這一類病人,自己要調攝精神,保持心情舒暢,摒除不良的心理變化,特別是月經來臨之時更要維持良好的心境,否則精神過度緊張、恐懼、抑郁等,會直接影響臟腑氣機,加重病情,不利康復。尤其是青春期女性,由于對自身生理知識,月經的來潮等不了解而易造成精神負擔,可通過學習了解有關的月經生理知識,解除疑惑,以消除精神負擔,對于精神負擔過重者,可采取移情易性、自我暗示、動行怡神、怡情暢神等方法進行自我調養(yǎng)。功血治療
② 注意衛(wèi)生,驅除病邪:某些痛經是由于不注意個人衛(wèi)生所造成的。如經期性交、外陰不潔、細菌上行感染等所引起的子宮內膜炎、宮頸炎、子宮內膜結核等。因而講究個人衛(wèi)生,特別是月經期的衛(wèi)生,對于痛經的康復有著很大幫助。一是要絕對禁止經期性交、坐浴等;二是勤洗外陰部,平時注意沖洗陰道,勤換洗內衣,月經帶、月經墊要清潔、消毒,以杜絕細菌上行感染。
③ 飲食有節(jié),識病用膳:俗話說“十分病,七分養(yǎng)”。在這七分調養(yǎng)中,飲食調養(yǎng)是重要的一個方便。合理的飲食,不但能增強體質,補充機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(yǎng),而且能促進疾病恢復,痛經病人在調養(yǎng)過程中,要針對自己的病情選用和調配飲食。一般來講,痛經病人不宜食用寒涼、酸澀的食物,可多食用一些溫熱、行滯的食物,如牛羊肉、荔枝、生姜、橘子、蘿卜、茴香、花椒等。再則要依據痛經的證型合理選用和調配食物。氣滯血瘀型痛經,可食用具有行氣活血的食物,如橘子、絲瓜、大蘿卜、山楂、荔枝等;寒濕凝滯型痛經可食用具有溫經散寒的食物,如生姜、茴香、肉桂、牛羊肉、核桃等;氣血不足型痛經,可多食用具有補氣養(yǎng)血的食物,如大棗、雞肉、核桃、黑豆、動物、動物肝、龍眼肉、山藥、海參等;肝腎不足型痛經,可多食用具有補益肝腎的食物,如枸杞子、桑葚、海參、蓮子、大蝦、鱉等;陽虛內寒型痛經,可多食用補腎助陽散寒的食物,如麻雀、韭菜、肉桂、茴香、狗肉、動物腎等。
④ 勞逸適度,起居有常:勞逸適度是說痛經病人不要過度勞累,也不宜久逸不勞,不做運動,主要是掌握適度。適當活動的本身,就能幫助氣血運行,緩解疼痛,可是月經期要適當多休息,保持體力,以增強抗御疼痛的能力,但也不宜久臥不起,反而耗傷正氣,不利經血的順利排出。起居有常是說痛經病人也要保持一定的生活規(guī)律,不要因為疼痛而臥床不起,進食也無定時,終日無精打采,昏昏沉沉過日子。痛經病人必須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規(guī)律,適當活動,以調動本身的積極因素,提高戰(zhàn)勝病邪的能力,促進機體早日康復。
功血來源:http://www.bjflzdn.com |